随着老年人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人渴望健康的心理,精心设计各种“养生陷阱”,骗取老人的钱财,甚至危害老人的身体健康。
不法商家打着“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旗号,夸大保健品功效,将普通保健品吹嘘成能治愈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神药。
他们通常会组织所谓的“健康讲座”“专家义诊”,邀请一些假冒的专家、学者为老人洗脑。
这些保健品往往价格虚高,成本与售价相差悬殊,而且实际效果与宣传严重不符。
查看产品是不是有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文号,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络站点进行查询核实。
3.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推荐和宣传,尤其是那些夸大其词、承诺过高效果的推销。
在旅游过程中,将老人带到指定的购物场所,强迫或诱导老人购买高价的养生产品、纪念品等。
有些不法分子还会在旅游途中设置各种消费陷阱,如收取额外的费用、强制参加自费项目等,让老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经济损失。
1.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过于诱人的“免费旅游”活动要保持清醒头脑,别贪图小便宜。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养老服务”“养老公寓”的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向老人非法集资。
实际上,这些项目大多没有实际运营或根本不具备履行承诺的能力,一旦资金到手,便会卷款潜逃。
还有一些所谓的“养老项目”,以低价预订养老床位为名,骗取老人的预付款项,最终无法兑现服务。
投资前要充分了解项目的背景、运营情况、资质证书等信息,可向有关部门咨询核实。
2. 不要轻易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不确定的养老项目中。如果涉及大额投资,一定要与子女商量,听取专业意见。
骗子推出各种号称具有神奇功效的养生仪器,如“量子治疗仪”“频谱仪”等,声称这些仪器能够最终靠高科技手段治疗多种疾病,改善身体机能。
他们会在一些社区或租赁场所设立体验点,让老人免费体验仪器,然后夸大体验效果,诱导老人购买价格昂贵的仪器。
1. 了解科学常识,明白目前并没有一种仪器可以包治百病。对那些宣传过于神奇的养生仪器要保持怀疑态度。
2. 不要仅凭短期的体验感受就决定购买仪器。如果对某种养生仪器感兴趣,能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科研机构,了解其线. 购买养生仪器要挑选出正规渠道和有资质的产品。查看产品是不是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等相关证件,避免购买到三无产品。
他们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发布一些看似专业的养生文章、视频,推荐各种所谓的“特效养生方法”“祖传秘方”,诱导老人购买相关这类的产品或服务。
有些还会以“养生专家”的名义建立微信群、QQ群,在群里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活动。
2. 关注正规的健康养生媒体、医疗机构官方账号等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获取科学、可靠的养生知识。
3. 避免在网络上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信息和资金信息,莫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付款。
遇到可疑情况多与子女、亲友沟通,或者向有关部门咨询,避免陷入“养生陷阱”,遭受经济损失和健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