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重大突破!国产替代主旋律下三大关键领域或率先爆发!_医疗器械_贝博bb平台体育|贝博平台网页登录入口官网|贝博平台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医疗器械
光刻机重大突破!国产替代主旋律下三大关键领域或率先爆发!

2024-11-13 医疗器械

  9月18日光刻机概念股集体高开,人气龙头张江高科竞价涨停,同飞股份、海立股份、富乐德等涨超10%。

  消息面上,工信部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通知,在文件列表包含国产氟化氪光刻机(110nm)和氟化氩光刻机(65nm)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官宣发布时间是在一周前的9月9日,人气龙头张江高科仅只是频繁放量,市场并未出现大面积涨停潮,在近期发酵后迎来爆发。

  实际上,在A股市场经常有题材并不是在第一时间引起关注,而是市场认识到事件价值时开始统一共识,比如最近的“华为海思”发布会预告很早就有,同样在市场发酵后迎来爆发,说到底事件本身价值才是板块上涨决定性因素。

  根据公示,氟化氩光刻机显示为分辨率≤65nm、套刻≤8nm;氟化氪则显示分辨率≤110nm、套刻≤25nm。其中套刻精度通常被指为“多重曝光能达到的最高精度”,按套刻精度与量产工艺约1:3的关系,这个光刻机有可能可以量产28nm工艺的芯片。

  28nm虽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意义依然重大,这是芯片中低端和中高端的分界线,目前除了最先进的CPU、GPU、AI芯片外,其余的工业级芯片大多都是28nm以上技术。

  最重要的是,此次光刻机进入推广目录或意味着国产链条已完全打通,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步伐将越走越快。往后看,不只是光刻机、半导体,工业母机、医疗设施等高技术领域的国产替代将同样备受关注。

  近年来,海外部分政策限制了我国半导体关键设备和技术的突破,但也加速了国产化进程和自主研发需求加强,助力实现进一步突破。

  此前,大基金三期已于5月24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国产替代势在必行,设备国产化空间进一步打开。

  根据SEAJ统计,目前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282.7亿美元,全球占比26.3%,但由于海外龙头先发优势显著,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份额占比较小。

  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主要被美日欧厂商占据,头部玩家包括美国应用材料、荷兰ASML、日本东京电子、美国泛林半导体和美国KLA,按照2021年营收划分CR5达到73%,中国厂商份额仅占1.7%,整体呈现寡头垄断的行业竞争格局。

  在半导体行业中光刻机的国产替代需求最为迫切,在近期行情表现中,以光刻机相关概念股也是频频异动,随着行业发展及国家政策扶持,国产替代空间有望慢慢的变大。以下为笔者整理的光刻机相关概念股,供投资者参考。

  从业绩方面来看,根据Choice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20%以上增长的光刻机概念股有18只。

  其中七彩化学上半年营收7.39亿元、归母纯利润是0.67亿元、同比大增667.45%。依据公司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绍兴上虞新利化工有限公司“2000吨/年光敏性中间体及600吨/年高性能光刻胶系列新产品技改项目”目前正在安装设备阶段。

  另外双乐股份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8.17亿元,归母纯利润是6676.31万元,同比上涨639.53%。截至2024年中报,9家机构投资的人持有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19.41%,其中高盛、巴莱克银行、摩根大通等知名外资在列。

  从机构调研情况去看,近三个月有100家机构以上密集调研的个股为捷捷微电、富创精密。富创精密招股书显示,公司结构零部件(基板、冷却板等)多种产品应用于光刻机、涂胶显影设备,主要客户有上海微电子、芯源微等。

  党中央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及“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其中涉及集成电路、医疗设施、工业母机等七大关键产业链。

  此前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卢忠在2023年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上指出。“未来国产替代将成为市场主旋律,尤其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国产品牌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

  根据太平洋证券统计整理,目前我国主要在监护设备、分子生物学分析设备等细致划分领域实现较大的国产化替代率,而在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诸多领域还存很大替代空间。

  当前政策支持国产医疗设施和医用耗材,鼓励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引导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国产医用耗材,有利于国产厂商提升市占率。以下为笔者整理的医疗设施国产替代率较低的主要相关细致划分领域及个股标的,供投资者参考。

  从业绩方面来看,医疗设施板块,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的有10家上市公司,其中康众医疗、乐心医疗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此前乐心医疗因“智能穿戴”概念备受市场关注,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未来公司会考虑在可穿戴类设备中进一步集成高级传感器,用于脑血管健康状态的精准全面评估。

  从近三个月调研来看,400多家机构重视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作为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2014-2023年收入从78亿元增至349亿元,CAGR为18%,利润端从14亿元增至116亿元,CAGR为27%。公司预计下半年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海外市场依旧会保持迅速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市场。

  另外,联影医疗作为我国大型医疗设施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产品线覆盖CT、MR、MI、RT、XR以及生命科学仪器。根据医招采的统计,按中标金额计,公司的CT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由2019年的7.8%提升至2023年的23.5%,超过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位列第二,国产品牌第一。

  机床被称之为“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作为国内众多制造业的上游基础,对汽车、航天航空、模具、工程机械等国内重点行业有较为重要的影响。据广发证券统计,2020年数控系统整体市场国产化率不足40%,高端数控系统国产化率不足10%。

  早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就将“高档数字控制机床”列为未来十年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了高档数字控制机床未来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高档数字控制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

  2023年以来,推动工业母机发展的利好政策频出,助力实现中国工业母机产业链整体向高端化发展。以下为笔者整理的工业母机主要产业链及相关个股,供投资者参考。

  从工业母机概念股上半年业绩来看,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在100%以上的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昊志机电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470.14%,企业具有一支长期专注于数字控制机床、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核心功能部件开发的研发团队。

  此外,从机构调研来看,汇川技术近三个月受到495家机构重视,公司在机床行业拥有多产品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变频器类、运动控制类、控制技术类等产品均可用于机床。

  本文信息及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外部数据库等,本平台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使用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自己的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股票推荐及投资建议。

上一篇: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百强榜 美敦力继续登顶 迈瑞微创上榜

下一篇:中研普华预测:到2030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