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的宇宙中,内窥镜无疑是一颗璀璨明星。作为医生的“第三只眼”,内窥镜凭借其纤细的成像设备,通过小创口或自然腔道进入患者体内,助力精准、微创的医疗治疗。自1806年德国医生Philipp Bozzini发明内窥镜以来,这一领域的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演进,这其中,北京凡星光电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凡星光电”)凭借其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技术积累,逐步走在了国内内窥镜行业的前列。近日,凡星光电创始人董国庆接受了采访,分享了公司研发的“德龙4K光学鼻内镜”成功获批的历程及其对行业未来的展望。
自1998年成立以来,凡星光电一直专注于内窥镜及其周边设备的研发与生产。最初,公司的市场策略主要依赖于代理销售,直到2008年自主研发的德龙F168D内窥镜摄像系统的推出,开启了公司产品自主研发的篇章。董国庆回忆道:“这款产品填补了国内内窥镜摄像系统的空白,为我们在后续的产品创新奠定了基础。”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凡星光电逐渐意识到必须持续创新才能提升竞争力。2013年,公司推出的德龙HD380内窥镜摄像系统,凭借其USB高清录制和千兆网传输图像功能,标志着国产内窥镜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在此过程中,董国庆展示了对内窥镜行业的深刻洞察,认为内窥镜的发展不仅在于技术突破,还在于持续的创新精神。
为应对行业的科技变革,凡星光电于2017年决定进军光学内窥镜的研发领域。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潜心研究与超过3000万元的研发投入后,德龙4K光学鼻内镜终于在2024年12月成功获得NMPA的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全世界首款获批的4K光学内窥镜。
“德龙4K光学鼻内镜的成功不仅意味着技术指标的国际领先,更是我们重新定义了4K光学内窥镜的可能性。”董国庆兴奋地表示。这款内窥镜具备超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能够精准呈现病变组织,提升医生的手术精度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更为关键的是,凡星光电提出的“4K光学链条理论”将光学和成像技术深度结合,确保从光学镜头到成像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满足4K标准。此理论无疑推动了内窥镜领域的技术革新,也为企业赢得了多项发明专利。
面对国内外医疗器械市场的持续竞争,董国庆始终坚信“国产医疗器械必须实现自我突破”。从“模仿”到“自主研发”,凡星光电的创新之路标志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技术上的自我超越。
“德龙4K光学鼻内镜的成功,不仅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高度,更重新塑造了医生的操作习惯。”董国庆指出,在市场上占了重要分额的进口内窥镜已存在多年,打破医生的固定思维方法是重大挑战,然而,德龙4K光学鼻内镜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操作模式。
未来,凡星光电不仅会继续拓展其4K光学内窥镜系列,还在开发诸如“3D+旋转4K光学内窥镜系统”,以应对临床需求和提升医生的操作方便性。这将助力国产器械在技术层次上进一步超越进口产品,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国产内窥镜的前景十分广阔。董国庆强调,医务人员的使用体验必须得到满足,唯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的完成国产替代的目标。
在医疗器械发展上,凡星光电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是公司的一次成功,也象征着中国在医疗科技领域慢慢的提升和突破的决心。德龙4K光学鼻内镜的获批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进展与希望,随市场对于国产产品的认知逐步改变,相信中国本土的医疗器械制造业将在不久的未来迎来更辉煌的成就。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期待凡星光电能够继续引领内窥镜行业的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产品牌的崛起增光添彩。